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

普普藝術Pop art-分享2U

二十世紀時代的風格



普普藝術 (Pop art)

  普普藝術的名稱,在 1954 年首先由英國藝術家阿羅威 (Lawrence Allowey)所創用,是對大眾傳播媒體所創造出來的「大眾藝術」(Popular Art)的一便捷稱呼。1962 年阿羅威再把其內涵擴大,包括了利用大眾影像做為美術內容的那些藝術家的活動。當然初創時尚有其他名稱,如「新達達」、「大眾寫實」、「新寫實」等,但最後仍由「普普藝術」獲勝。

  第一件真正的普普藝術作品走出漢彌頓 (Richard Hamilton) 所製作。那是用拼貼 (Collage) 的技法所完成的作品,取名為「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變成如此的不同、如此的有魅力?」(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's Homes So Different, So Appealing?)。參加了1956年在白色教堂藝廊所舉行的「明日」(This isTomorrow) 美展。其大小不到一尺四方,天花板是以月球表面的照片黏貼而成。階梯上有一女工用吸塵器正在掃地,沙發上躺著一個裸婦,牆壁上有一
古肖像畫和現代化的海報並貼在一起,房間裏充滿了電視機、錄音機等美國式家具。室內中央站了一位健美先生,右手執了一巨大的棒棒糖,上面貼了「PoP」三個字,因此有人總以為普普藝術之名是從這裏來的。
  普普藝術首次對英國民眾的大衝擊是,1961年舉辦的「當代青年藝展」(Young Contemporary Exhibition)。有霍克尼 (David Hockney)、波修爾(Derek Boshier)、瓊斯 (Alien Jones)、菲力普 (Peter Phillips) 和基塔伊 (R.B.Kitaj)等人參加,並在此畫展裏建立了他們的地位。同年布雷克 (Peter Blake) 也在當代藝術學院舉辦了他的第一次普普藝術展。
  美國的普普藝術發展很不容易明確的敘述,它可說是從抽象表現主義(Abstract Expressionism) 慢慢地蛻變出來的。美國的普普藝術家日後回憶說,抽象表現主義的泰斗庫寧 (Willem de Kooning),對他們的藝術有很大的影響。.1955年就普普藝術來說,可能是很重要的一年,因為羅遜柏格 (Robert
Rauschenberg) 和強斯 (Jasper Johns) 在紐約藝壇出現。1958 年強斯在紐約舉行了第一次個展,藝評家史坦柏格 (Leo Steinberg) 當時敘述了他的反感:「據我的看法,好像把庫寧和克萊因 (Yves Klein) 的畫,放進林布蘭與喬托 (Giotto) 的鍋內,把他們熔為一爐,一切都同樣地成為幻像的繪畫。」可是不管先驅者之努力,由上述的情形看來,紐約藝壇在 1961 年初之前,誠然尚未受到普普藝術的全面衝擊。
  普普藝術剛出現在美國的頭五年間,並不受歡迎,由於多多少少受到壓制,幾乎成為一種地下的運動。然而當它捲土重來時,竟帶著反抗之意,很猛烈的向抽象表現主義提出挑戰。阿邁亞 (Mario Amayo) 在其著作「普普藝術」裏,敘述了當時的情形:「這一批新畫家,好像將美國的一切藝術成就,一下子從窗門把它踢出去」。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評家羅森柏格 (Harold Rosenberg),幾乎虐殺了這一個新運動,他有一嚴苛的批評:「與抽象表現主義比較,它唯一的好處,就是因為這種虛像藝術較容易做出來。直到用盡為止,他們只是反覆地使用它的修辭而已。」然而,不管羅森柏格的懷疑和反對,普普藝術在媒體上可說是成功的,它受到民眾的歡迎,收藏家也接納它了。就在短暫的時間裏,主要的普普藝術家建立了他的地位,甚至致富。
  普普藝術在短暫的期間能獲得勝利,事實上有它深厚的社會背景。因為戰後的現代藝術是逃避都市文明的壓力,反對那機械化、非人性的消費文化。如抽象表現主義藝術,則為一明顯的例子。然而普普藝術是面對他們所生活的大眾文化,而把他們所看、所知的生活環境,以大家所熟悉的形象表示出來,當然民眾較能了解這一種具象的藝術。尤其美國是大眾文化、都市文明的大本營,就連英國普普藝術家所表現之內涵,與其在英國,還不如在美國更能尋覓得到,所以普普藝術可以說在英國萌芽,而在美國得到發展與成功。它不能像新達達的藝術運動那樣普及全球,相反地,侷限於英國和美國兩地的一種新具象藝術。
  普普藝術所欲表現的是大眾文化,所以要了解普普藝術之前必須探討何謂「大眾文化」。所謂「大眾文化」是工業革命以及其後一系列科技革命的產物,是把流行、民主和機器結合為一體的一種文化。機器文明為了繼續生存,必須製造低成本的產品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;然而這種齊一化的大量生產物,若想推銷就必須藉重大眾傳播(電視、報紙、印刷物等)之力量,才能普及於全民;有效的大眾傳播廣告手法則以新奇、活潑、性感等內容來刺激民眾之注意力,進而引起他們的消費慾。當一切事物如打字機、吸塵器、電話、電視等被編入放大眾傳播媒體時,它們就成為一抽象的視覺概念而已。普普藝術所追求者乃是一些消費文明、都市文化的這種現象,積極的把大眾化、低成本、大量生產的物品,以及年輕、機智、性感、大企業化的大眾傳播影像做為題材來表現。
  由此可見,普普藝術是對現代文化抱著肯定的態度,並且樂意跟它親近;換一句話說,它是對現代文化的一種思考。只要捉住大眾文化的內涵就好,至於要用什麼形式來表現,則悉聽尊便,所以普普藝術並沒有一定的樣式。例如沃霍爾(Andy Warhol) 喜歡把海報或雜誌的廣告放大,直接印刷在畫布上。李奇登斯坦 (Roy Lichtenstein) 更喜歡把漫畫等現成影像 (Ready Madelmage)放大,而用類似印刷效果的網點或條紋表現出。歐登柏格 (Claes Oldenburg) 喜歡把實物 (如漢堡、巧克力) 用布或石膏翻製,並在此巨大的作品上賦形。衛塞爾曼(Tom Wesselmann) 喜歡把在廣告裏常見的裸婦繪製到畫布上,並配上浴室或家具等,做出「結合繪畫」(Combine Painting) 的效果。普普雛刻家席格爾(George Segal) 以石膏直接從人體翻製,把此白色的人體像與日常生活的實物配置在一起,表示出都市生活的倦怠感等。


【重要畫家】


安迪沃霍爾﹝Andy Warhol﹞
Marilyn

1964
Silkscreen and oil on canvas, 40 x 40 in
Leo Castelli Gallery, New York


李奇登斯坦﹝Roy Lichtenstein﹞

In the Car


1963
Magna on canvas 

1 則留言: